历史上最强四大军团:虎贲军一人能抵挡50个,岳家军垫底!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关于3000虎贲军战15万匈奴军的故事,相当于是以一抵挡50人,后来,使北匈奴向北撤退数千里,不敢来犯,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十大军队中的第一位。
秦军是春秋、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秦朝的军队。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,横扫六国,北击匈奴,南攻蛮族,一统江山,兵威之猛,世所罕见,排名第二应该是没有争议了吧!
唐军是一支以汉人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战队,其武功极盛时曾远达里海地区。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颠峰,他开国的一大利剑就是“玄甲军”。 唐夏虎牢之战,李世民率领数千唐军与十几万夏军对峙,其中就包括3500名“玄甲军”。
一提到岳家军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俩字:能打。在很多人的眼中,岳家军从来就没打过败仗,可以说“旌旗所指,所向披靡”。但比如前面的三个军队还是只能垫底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...查看更多
时间的风烟消散了多少恩恩怨怨,多少尘世喧嚣都成过往云烟。
拨开层层叠叠的历史画卷,有些如不朽的丰碑坚若磐石屹立在时光的港湾,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不可多得的财富。
每一次朝代更迭,每一次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横空出世,都离不开你争我夺的打打杀杀,胜者为王,败者寇,而所有的所有无不依托一支支强悍素质全面的军队做坚实的后盾,于是,那些英雄与军队便脱颖而出。
汉代,中国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,文化和经济都较之以前繁荣富强。因为是一方沃土,艳羡周围的目光,特别是匈奴,生在草原剽悍野蛮的游牧民族。朝廷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,为了边关的长治久安,不得不建立一支足以抵挡千军万马的军队,虎贲军走进历史的舞台,很快发展成为一支神话般的传奇演绎,给当时产生极大的影响力,在后世被万古传扬。
(一)名字由来
虎贲(hǔbēn),九锡(cì,通“赐”)中的一种赏赐,是皇帝赏赐给诸侯,大臣有特殊勋章的九种武器,可以说是最高的鼓励和奖赏。
贲同奔,意思是虹虎舞跑,好像老虎一样勇猛有力,打起仗来,如同猛虎下山追逐四散逃脱的野兽,不可阻挡,声势浩大。
“虎贲”这个词,最早出现在牧野之战中。史料记载:“武王有戎车三百辆,虎贲三百人。”意思就是说:周武王的战车有三百多辆,手下的士兵不多,但个个英武,好像老虎冲进羊群,战无不胜,英武强悍。《集解》引用孔安国的话:“虎贲,勇士骼也,若虎贲兽,言其猛也。”
汉武帝时,虎贲军发挥超常的能耐,为他江山稳固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,他于是将“虎贲”改为“虎贲军”。
能被成为虎贲的人和军队 ,都骁勇善战,智谋双全。后来,历朝历代,把军中善战骁勇,有勇有谋的,都成为虎贲。虎贲军成为军队最强悍最精锐的代名词,也可以说是最早的特种兵部队。
(二)军队构成
《周礼》记载,夏朝的官员有被称为虎贲氏。发展到汉代设立虎贲中郎将、虎贲郎。
虎贲军有军中骁楚者,勇士组成。
从汉平帝元年开始又更名为虎贲郎,是中郎将统领,每年安家费二千石,月俸一百二十斛。级别很高,皇帝身边近臣,待遇也很高。二千石相当于我们今天省委书记兼省长的工资。
到汉武帝时期,虎贲军发展到极点,当时取军中遗孤与各将官子孙编成一个军队,起名叫虎贲军。然后,立虎贲校尉为军事长官。虎贲军权利极限很大,不被任何人节制,有点似明代的特务组织锦衣卫,仅仅听命于皇帝一人。
其中规定,凡是虎贲中郎,虎贲侍郎、虎贲郎中、节从虎贲者,因为军中作战而亡,父死儿子继承,儿子死后子孙可以世袭,是最高的荣誉和奖赏。
在古代,特别是名将,名士都特别注意这个称号。
直到唐朝以后,这种世袭制度才被废除。作为皇帝的敢死队,同皇帝息息相关,是帝王的盾剑,决定王朝的兴盛走向,战斗力极强,作用极大。
(三)武器装备
虎贲军士兵或执戟或持铩。《文选·张衡》:“郎将司阶,虎戟交铩。”
戟,读“jǐ”,我国独有的古代。合戈、矛为一体,既有直刃又有横刃,呈“十”字或“卜”字形,好像是戈又不是,兼有戈的能横击、矛的能直刺,具有钩、啄、刺、割等多种用途,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。最早用于战国时期,当时多为青铜戟,大量用于车战,为“车战五兵”之一。到西汉时代又出现了钢铁戟,是汉朝步兵和骑兵作战格杀的重要武器。
铩(shā),是一种长刃矛,由铍演变而来,跟铍不同在于,铩在茎柄与刀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呈锐尖状的、具有格架功能的镡。铩分为长柄的和短柄的,铩长一般为25至30CM,镡宽约10CM。
有个著名的成语铩羽而归,意思是垂头丧气大败而回,这里的铩就是这个词。
(四)辉煌战绩
历史上有名的战役,三千虎贲军大败三十万匈奴军。
汉武帝时,北匈奴王率15万大军挺进西汉。气焰嚣张惹怒了好斗的汉武帝,于是派遣三千虎贲军夜袭匈奴,击溃匈奴大军,且奔袭到营地屠杀两万匈奴士兵,接着沿途追击杀两万,追到老窝杀三万,最后见敌军就杀,一直到杀死北匈奴王,逼迫匈奴军队后退几千里,不敢来犯。
可见,虎贲军的虎虎雄威,所向披靡,英勇无畏。
(五)最终结局
元朝,设置虎贲亲军都指挥司,官为正三品,相当于万户,总部为都指挥使司,皇帝直接管制,不听命于别人。
明朝也有,后来出现锦衣卫,东厂,虎贲军逐渐弱化。
随着朝代的更迭,完全有皇帝一人节制的虎贲军退出历史舞台。但是,在此后的战役中对作战勇猛无比的军队都冠以虎贲军称号,因此有虎贲师、虎贲团、虎贲营等之荣称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...查看更多
汉之虎贲、唐之玄甲、宋之背嵬讲的是中国历朝历代战斗力最强的部队,汉朝的虎贲军直属于皇帝本人指挥,其他任何人无权调动。由此可见,虎贲军对于汉朝有多么重要。但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,也有一支军队被称为虎贲军,这就是第74军。这个称号可不是这支部队自称的,而是由国民政府正式授予的。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军队中是绝无仅有的,其实74军能够获得这样的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,这是这支部队经过无数次战场拼杀得来的。
一、日军占领南昌之后,中日两军开始了长期的对峙
1939年3月,日军攻陷江西省会南昌。但是拿下了南昌之后,日军也已经无力继续推进。当时南昌地区的日军部队主要有31师团、33师团、34师团几支部队,而他们的对手是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。当时第19集团军的主力集中在上高地区,上高地区距离南昌只有100多公里。中国军队曾几次对南昌发动进攻,试图收复这座城市,但始终没有成功。日军虽然保住了南昌,但对面的中国军队让日军如鲠在喉。兵力不足是日军无力进攻,这是日军头疼的地方。1941年2月,日军第20混成旅从上海调往南昌,这不是在增兵,而是在撤兵。因为第33师团即将从南昌调往华北地区,这使日军兵力更加不足。但江西地区的日军却看到了机会,他们准备趁着20混成旅已经到来、第33师团尚未调走的机会,对中国军队发动进攻。
这个时候的确是日军兵力最充足的时候,日军准备对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发动进攻。其实对面的中国军队已经有所准备,中国的情报人员发现了南昌地区日军调动频繁,因此断定日军最近会有大的行动。第19集团军计划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引诱日军深入,然后消灭部分日军部队。日军计划兵分三路进攻中国军队,其中最弱的就是滴20混成旅。1941年3月15日,日军第33师团在进军途中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阻击,72军个70军对第33师团形成了夹击。最终日军第33师团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,擅自撤离了战场。日军第33师团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策应的任务,因此开始准备行装前往华北。二、日军第34师团被9个师的中国军队包围
日军第34师团有2万多人,是这次进攻的主力部队。这支部队在33师团已经撤退的情况下,继续孤军深入,这等于是在找死。他的侧翼就是日军第20混成旅,但第20混成旅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阻击根本无法向第34师团靠拢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认为合围日军第34师团的时机已经成熟,74军正式上场了。日军第34师团在占领了高安地区之后,继续向前推进,与74军展开了正面较量。两军都是那种能打硬仗的部队,自然是分外眼红。在陆地进攻没有起色的情况下,日军呼叫空中支援。中国军队的阵地被大量毁坏,在危急的情况下,74军军长王耀武组织军队进行反冲锋,两军展开了白刃战。最终日军的伤亡达到了2000多人,74军终于稳定了局面。
就在74军与第34师团血战的同时,罗卓英命令70军、72军、49军火速合围这支日军部队。第34师团在自己被中国军队9个师包围的情况下,开始向11军军部经济求援。最后11军军部命令已经脱离战场的第33师团再次进入战斗,同时派出了增援部队。但是对于日军34师团来说,什么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。日军的伤亡在不断的增加,防御阵地越来越小。但由于中国军队缺乏必要的重武器,因此攻击力明显不足。在几路日军的支援下,34师团得以成功突围。这让罗卓英和王耀武无可奈何,当时的中国军队已经没有能力继续追击日军。
三、上高大捷之后,74军获得了虎贲军的称号
此战日军伤亡15000多人,中国军队缴获战马2800多匹,还俘虏了100多名日军士兵。对于当时的战局来说,这是一次难得的胜利。何应钦称此战是“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。”第19集团军各部都有嘉奖,其中第74军获得了抗日铁军的称号,被授予了最高荣誉飞虎锦旗。74军军长王耀武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,74军下属57师坚守主阵地战功卓著,被命名为虎贲部队。从此之后,在57师官兵军服的右臂上都绣上了虎贲二字。这样的荣誉是绝无仅有的,在后来的常德会战中,57师没有辱没虎贲这个称呼。上高战役本身的规模并不大,但是它发生在各个战场全部失利的关键时刻,对抗战军民有很大的鼓舞作用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...查看更多
虎贲军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只禁卫军,它发源于周代,后世还成了精锐部队的代名词。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,也不是所有叫虎贲的禁卫军都是擎天一柱,和西周的虎贲军比起啦东汉的虎贲军打仗、做人的差距就大多了。
西周虎贲军的成名作是牧野之战,在吕尚(也就是姜子牙)发起试探性攻击后,三千虎贲军如同奔驰的猛虎一样冲垮了商纣王的大军,“以虎贲戎车驰商师,商师大崩”,打得商朝大军“血流漂杵”,让商纣王在战败后自焚而死(也有说法是被周武王阵斩,商纣王不守城死磕是因为牧野附近就没有城墙)。后世的学者解释虎贲一词的来历是:“虎贲,勇士称也。若虎贲兽,言其猛也”,就是像猛虎下山一样冲锋的猛兽。商纣王死后,以虎贲军为核心的西周部队在三天之内杀死了纣王的猛将方来,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四路大军扫荡亲商势力的壮举。周武王死后,周公旦也带着虎贲军为首的西周部队重创了东夷人,仅仅对“熊赢之族”就取得了征服17国、“俘惟九邑”的战绩。
这样辉煌的战绩让周天子把虎贲军纳入了自己的禁卫系统,虎贲军成了周天子的“重兵之卫”,和贵族子弟构成的“腹心之卫”(这是周天子的同族或者重臣后裔担任,贴身护卫)、外族奴隶构成的“环列之卫”(秦、赵两国的先人就属于这种,他们在最外围,也干养马等杂活)一道构成了周天子的三道防护。
西周虎贲军人数八百人,第一负责人是虎臣,下属领导层是下大夫二十人,中士十二人,府二人,史二人,胥(小吏)八十人。除了这些军官,普通的虎贲士兵也是军官后备人选,他们在周朝军队的序列中排在“千夫长、百夫长”之后、“甲士”之前,可以随时替换掉基层指挥官。除了作战,虎贲军还陪着使臣出使四方,在道路不通时,他们会拿着虎符到各地征召部队。
平时虎贲军给周天子把守宫殿,周天子出行时充当前卫力量和战斗尖刀。周天子去世后虎贲军负责把守王宫的各个宫门,护送周天子灵柩下葬,保护新天子登基。在西周虎贲军大多能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,遇到真作死的君主那也是“臣妾办不到”。
东汉的虎贲军人数是1500人,东汉皇帝出行时,虎贲在前、羽林在后,虎贲军也是东汉皇帝最重要的守护者。东汉政府军出动时,虎贲军和羽林军一样都是种子部队。由于虎贲军采取了父死子继的选募方式,到了东汉后期,虎贲军战斗力也下跌地好比A股,镇压羌人等势力的主力变成了边将手里的“义从”。为了盘活资金,经济头脑发达的汉灵帝对虎贲军的资格进行了大拍卖,洛阳城里的有钱人纷纷让自己的儿子到虎贲军里混前程。
汉灵帝的自作聪明受到了报复,他死后虎贲军在老大虎贲中郎将袁术的煽动下发起了政变,他的儿子们成了权力游戏中棋子。
同样是虎贲军,西周的虎贲军外能杀敌,内能确保权力交接;东汉的虎贲军却成了野心家的工具,乱了天下后,还投靠了董卓。名字都叫虎贲,东汉虎贲军和西周的虎贲军做人差距大了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...查看更多
虎贲的意思是如同老虎勇猛地奔走追逐野兽。